24小时服务热线 023-6505 3982

关于重庆殡葬行业未来趋势与人才需求

发布日期:2021-03-25来源:admin

内容摘要:本文从我们重庆地区殡葬行业,全国殡仪专业开办的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结构,从全国到重庆的殡葬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殡葬从业者,对前景和发展趋势来看,殡葬人才要求的结构层次,在发生不断的变化。我们如何能洞悉市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同时为我们准从业者,提供一个学习方向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重庆地区;现代殡仪技术;复合型殡葬人才;需求;趋势

引言

(一)研究背景

殡葬业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殊行业。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现代殡仪技术专业作为整个大西南的唯一开办的大专学院,是对殡葬人才培养输出的重要基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下,我市殡葬事业近年来有了长足发展,殡葬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殡葬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殡葬行业发张到现在,由传统的单一的殡葬服务,发展到现在多元化服务需求,面对殡葬行业逐步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同时对人才需求也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垄断经营的局面正在被打破,殡葬行业如何适应社会需求,我们的学生如何的更好的服务殡葬行业,除了学好本专业外,还要加强把课堂实践搬到企业去,同时加大改革步伐应对新的挑战,成为我们面临的当务之急。

(二)研究内容

1.口头调查

行业发展趋势,服务结构层次不断提高,对人才的要求,我们提出针对这几个方面分别设计了若干个问题来询问这些方面的情况。

2.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重庆主城区大小殡仪馆和墓地陵园,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市级重庆石桥铺殡仪馆和部分郊区北碚江东殡仪馆,重庆规模档次较高的墓地陵园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主要以口头询问,做寻访不仅笔记为主,一手资料用办公文档进行处理,形成对比,然后对行业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二、重庆殡葬行业的现状

(一)重庆人口老龄化突出与殡葬行业服务趋势

作为殡葬行业的准从业着,要知道或者说是了解殡葬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并且人口老龄化与殡葬行业息息相关。随着我国殡葬行业的快速发展,各项殡葬设施不断完善。我国人口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1962只有10.02‰,1970年跌到8‰,此后一直维持或略高于6‰的水平。近几年由于老年人口不断增加,死亡率略有回升。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19个百分点,老龄化人口逐步加大。就重庆而言, 2012年,重庆市人口死亡率6.71‰, 略低于全国6.93‰的水平。2010年,重庆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7‰,为中国“*老”的地区,重庆已经属于未富先老的城市,在其他的几个兄弟直辖市之中,经济相对薄弱,特别是殡葬机构尚未完善,就对从业者提出很多挑战,同时也迎来一个机遇,人口老龄化是我们殡葬行业潜在并且稳定增长的对象,这样就给殡葬从业者,带来改变传统服务模式,走人才多元化,”复合型”殡葬人才道路。

重庆殡葬服务机构与殡葬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全市殡葬事业尽管有了较大发展,但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仍然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基本殡葬公共服务能力不足,中低收入群众丧葬负担较重。据调查,2012年我市主城区居民平均殡葬消费为43600元,其中公墓安葬平均消费为3万元左右。而在殡葬服务结构上,又以民营企业提供的市场化服务为主,基本殡葬公共服务不足。在企业现有人员中, 重庆十几家殡葬企业员工总数997人(含在编、在职和临时雇佣人员)中,在学历构成上,大专以上学历172人,占17.25%在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上的从业人员占到总人数的51.81%,平均年龄36.2岁;与年龄结构相对应的是,行业从业经验在五年以上的员工仅为总人数的33.00 % ,从业者工作阅历偏少, 平均年龄偏大, 文化程度偏低。在殡葬企业人员构成上,技术技能人才451人,占45.23% ,后勤服务人员243人,占24.38% ,礼仪服务人员 303 人, 占 30 . 93%,现在重庆殡葬企业仍然侧重于死者遗体的处理、火化等技术服务工作,对丧葬文化的创造和发掘做得不到位, 人力资源匮乏。

殡葬行业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殡葬服务

“殡葬服务”一词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在对待生老病死观念上的更新,已经逐步纳入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之中。我国针对殡葬的管理由来已久,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 于殡葬管理 的规定。199年7月2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进行了规范。国家民政部门及其下属单位对殡葬服务内容进行了扩展,形成了市场化的殡葬服务产业,开展了殡葬一条龙式服务。

在重庆2012年颁布了的首部地方性殡葬服务标准,市民政局和市殡葬管理中心发布了我市殡葬行业的《遗体接运服务》、《治丧守灵服务》两项地方标准,目前已经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备案,并于2012年6月1日起实施。

治丧机构提供的服务,至少要包括这些服务内容:办理殡殓手续,预约殡殓时间、联系火化日期;挽联书写、挽幛书写、灵堂布置及遗像制作;丧葬用品租售;殡仪司仪服务、哀乐吹奏;丧宴;丧事录像;遗体告别、追悼仪式及出殡;骨灰盒刻字及短期存放。

关于守灵治丧这一块,前不久,市物价局、市民政局还制订了《重庆市殡葬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拟对遗体接运、火化、墓葬等多达16项殡葬服务费用进行政府定价。其中,守灵治丧场所部分服务价格由政府定价。政府定价是啥概念?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说,这并非大家所说的殡葬暴利,成本利润率在10%以内。没有定价的服务,主要丧葬用品价格不超过50%的进销差率。

殡葬人才

人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有了**的人才,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殡葬事业同样如此。没有现代化的人才,就没有殡葬事业的明天。要采取得力措施,深入细致地对行业人员进行转变观念教育,彻底摒弃以前那种“增加“利润靠提价,更新改造”靠政府”的惰性思维,树立“丧户至上,服务** ”的思想观念,以优质服务赢得良好信誉,赢得更多市场空间。要逐步加大对准从业者技能培训教育的投入,鼓励一专多能,一岗多证,推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教育,不断提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一支政治思想强,工作作风正、文化素质高,业务技能精的殡葬队伍。

人才总量不足,人才建设工作基础薄、起步晚人才队伍的地区发展、知识结构、学历层次和层级结构不平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殡 葬服务需求和选择性殡葬服务市场开放对服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从业资格准人规范缺失导致部分地区殡葬服务市场混乱,阻碍了人才职业化发展;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待提高;技能人才评价需要共性 和个性有机统 一, 与规划、培养、使用、激励 等环节有待联动,事业单位的“单位人才”观念根深蒂固,人才成长环境有待优化。

殡葬复合型技能人才特征,(1)核心知识,社会学;心理学;殡葬政策法规;文化习俗;计算机;行业标准;业务流程。(2)核心价值,服务意识;服从性;责任意识;工作作风;组织忠诚度;诚实守信;职业道德。(3)核心技能,工作计划与时效;亲和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业务水平能力;创新能力和手脚协调能力。(4)关键技能,职业标准技能;生产服务现场技能。

行业趋势和复合型殡葬人才的讨论

未来的殡葬服务方向

重庆的强势更多在于死者遗体的处理、火化等技术服务工作,在深入殡葬文化服务这快领域,在今后会更多侧重于“临终关怀;中途服务;后续心疗”。

 通过灵性的照顾为临终者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全程陪同走过悲伤的所有阶段;共同面对死亡的事实;处理未完成的事务,包括实务、情绪或灵性上的;协助探寻生命、死亡与濒死的意义;向患者家属提供支持,疏导悲伤情绪。为临终患者家属提供与患者单独相处的时间和空间;安排临终患者家属与患者主治医生见面,使他们能够准确、及时了解患者病情进展和治疗方案;与临终患者家属共同讨论患者身心状况 的变化,制定相应的辅导计划;积极争取临终患者家属对辅导计划的支持与参与;倾听临终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感情,引导他们在患者面前控 制悲伤情绪;向临终患者家属提供社会支持,以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中途服务这一阶段也是现有殡葬服务的重点;协助操办丧葬仪式;向死者亲属进行死亡方面的教育,并提倡简约文明的殡葬文化,要进一步疏导死者家属的悲伤情绪。

关注家庭中的弱势个体。家庭成员 的去世对 家庭这个次级群体来说是一个变动,对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是强烈和长期的,特别是家庭中的弱势个体更需要专业服务人员的服务和支持,时刻关注典理的变化。如若不在服务范围内,需要按照一定程序进行服务转介。 注重家庭凝聚力的构建。死者的离去、死者家属悲伤 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家庭从解构到建构 的过程,在过程化服务的后期阶段尤其需注意家庭凝聚力的构建。生命与死亡的相关教育。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理念,积极面对生活。

高校改革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复合型殡葬人才

1.高校改革

全国乃至重庆殡葬教育专业虽只有职业技术专科教育,但其所开设的殡仪服务、火化设备、防腐整容及陵园公墓等专业几乎可满足殡葬行业人才需求,重庆城市管理职业技术院殡仪专业主要是以专任教师担任理论性及实务性课程,大多数教师以前并无业界的经验,在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后,教师势必多关注实务性的操作,相对而言,学术理论性研究难以兼顾。这种做法的优点是教师上课内容较符合就业导向业界需求,缺点是身为西南地区殡葬教育的*高学府,对殡葬行业的议题较少,知名度还有待提高。

其一在今后殡葬学术服务研究,高级技能型人才,提高办学层次,打通应用技术实践性本科和殡葬学术研究专业硕士。细化专业特点,突出部分特色服务专业,打造出我们的殡葬专业人才化队伍。

其二保障生源一定数量,同时提高毕业生的质量下功夫,完善殡葬行业职业标准体系

修订,完善现有职业标准体系,深入开展分类管理与岗位梳理,科学规范任职资格体系,推动殡葬行业职业标准与国际接轨,逐步建立起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殡葬行业职业标准体系。大力开拓殡葬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范围实施民政院校殡葬专业“ 院校认证” 鉴定模式,推行殡葬行业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制度,开拓职业技能竞赛及优秀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建立全国殡葬行业技能交流平台,成立“职业技能鉴定协会”和“技师协会”,为组织全国各地殡葬单位技能交流搭建平台。加强技能鉴定配套体系建设遵循“ 合理布局、择优建站”的原则,坚持属地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建立殡葬行业职业资格工作组织体系;加快考务管理系统建设;扩大命题专家、考评员、督导员的选拔评选范围;加大行业准入的政策法规建设,推动技能鉴定与用人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的衔接,探索建立有效的殡葬组织市场经营资质管理机制,规范殡葬劳动力市场秩序 。

2.形成全国殡葬专业学院交流机互访制

鼓励全国以开办大专院校的殡葬专业学院的学生,形成互访交流学习,建立新的殡葬行业高度,形成优势互补,在信息共享,学生共教,老师形成定期的轮流交换。搭建信息远程网络平台,利于重庆的“云”处理中心的优势,让师生在网上实现远程教学。

3.创新校企教学模式

现代殡仪专业的突出问题是学校的人才培养不能完全适应殡葬行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 忽视对学生的审美和个性教育等, 而殡葬企业缺乏教学空间, 常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 常有破坏培训的事情发生,不能及时调整培训的专业等。

加强工学结合, 鼓励企业与专业培养院校联合办学, 共同授课, 敢于打破专业课程设置的框架和局限, 依照企业需求和行业新动态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和建构。把每个学期细化几大课时,让学生的学习到企业去,把学分考试分为,几个时期,分别在不同单位不同企业,完成相应的课题实践报告,形成总结。这不是单纯的两年学习,一年实习。而是实习细化为几个阶段进行,在学习的职业教育搬到企业去,在企业完成,而在学校就可以更多的提高学习层次,加强文化背景,心理知识,社会工作等其他辅助的学习,*后引入考评学分监督的机制,既有约束,同时更多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主动型,构建我们学院复合型殡葬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郑添华,宋莉.重庆地区现代殡仪专业就业环境分析.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0,(03).

[2] 杜艳芹.殡葬行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方向.现代文化出版社.2010,(32期)

[3] 李杨.过程化殡葬服务模式初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

[4] 田新朝.基于胜任特征的殡葬技能人才研.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5] 卢军.谭维义.王夫子.内地与台湾殡葬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况及比较.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9)

[6]《遗体接运服务》和《治丧守灵服务》.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2012(06)

[7] 《殡葬管理条例》,1997年7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25号)发布;


联系我们

电话:023-6505 3982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

手机端

  • 版权所有:重庆殡仪馆服务 Copyright © 2021-2025 重庆殡仪馆服务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000425号-2 技术支持:智佳科技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2345号

  •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